苦荞丝生产设备日常保养法则
日常保养可分为生产前、生产中、生产后三个阶段。
一、 生产前保养 (班前检查)
目的:确保设备处于安全、待机状态,避免生产中途发生故障。
外观与清洁检查:
检查设备表面及接触食品的部位是否已彻底清洁、无残留物、无油污。
查看设备周边环境是否整洁,无杂物堆积。
机械结构检查:
挤压机/成型机:检查模头(多孔板)是否安装牢固,孔眼有无堵塞或损坏。新安装的模头需提前检查是否通畅。
切断装置:检查切刀是否锋利,安装是否牢固,与底刃的间隙是否合适。
传动系统:检查皮带、链条的松紧度是否合适,有无磨损、裂纹。
紧固件:巡视设备,检查关键部位的螺丝、螺母有无松动。
公用介质与安全检查:
电源:检查电压是否稳定,线路有无裸露或破损。
蒸汽(若需熟化):检查蒸汽压力是否在要求范围内,管路及阀门有无泄漏。
气源(若有气动元件):检查压缩空气压力是否正常。
安全防护:确认所有防护罩均已安装到位,急停按钮功能正常。
二、 生产中保养 (运行监控)
目的:实时监控设备运行状态,及时发现并处理潜在问题。
运行状态监听/观察:
听声音:设备运行是否平稳,有无异常噪音、撞击声(如轴承损坏、部件松动)或摩擦声。
看运行:观察物料成型(苦荞丝挤出)是否均匀、连续,有无断条、粘连现象。观察切断长度是否一致。
摸振动:触摸机体感觉振动是否在正常范围内,异常振动往往是故障前兆。
参数监控:
温度(若设备有加热功能):监控熟化段的温度是否稳定在工艺要求范围内。
电机电流:关注主电机(如挤压机电机)的电流值,电流异常升高可能表示模头堵塞或负载过大。
泄漏与卫生监控:
检查设备是否有物料、蒸汽、润滑油泄漏的情况。
确保生产过程中产生的碎料、粉尘得到及时清理,保持工作区域清洁。
三、 生产后保养 (彻底清洁与维护)
这是日常保养中最关键的一环,直接关系到设备寿命和食品安全。
立即进行彻底清洁 (CIP/SOP):
停机后立即进行:防止物料干结硬化,难以清洗。
拆卸清洗:对于与物料直接接触的部件,如模头、切刀、输送带等,必须拆卸下来,使用食品级清洗剂和软毛刷彻底刷洗,清除所有残留物。
冲洗与擦洗:对不可拆卸部分,先用温水冲洗,再用湿布擦洗设备内外表面。
干燥:清洗完毕后,用干布将所有部件和设备表面擦干,或开启风机吹干,防止生锈和细菌滋生。
特别注意:模头的微孔必须用专用通针彻底疏通,确保无一堵塞。
检查与简单维护:
检查磨损件:利用停机时间,检查易损件如切刀、密封圈、模具的磨损情况,为计划性更换做准备。
简单润滑:按设备手册要求,对需要每日润滑的轴承、链条等点加注食品级润滑油(注意:加油点必须远离物料接触区,防止污染)。
记录与交接:
填写设备日志:记录当班运行时长、产量、出现的异常情况、维护内容(如更换了某个零件)。
交接班明确:将设备状态、已发生及潜在问题清晰地告知接班人员。
四、 定期维护项目 (需列入周/月计划)
每周:对主要轴承、齿轮等传动部件进行彻底检查和润滑;检查电机皮带张紧度并调整。
每月:检查所有电机紧固件和地脚螺栓;检查电气线路接头是否松动;对设备进行全面保养。
每季度/每年:由专业工程师进行设备精度校准、大保养和全面检修。